登录/注册 搜索

《惠阳客家围屋故事》16-古屋常柏田高氏祖祠围屋

发布时间:Feb 6, 2020 | 作者:


古屋常柏田高祖祠围屋

 

1.jpg

位于淡水街道办古屋村常柏田村的高屋祖祠围屋座北朝南,总面阔50米,总进深27米,占地总面积1350平方米。由泮池、禾场、堂屋、横屋组成。常柏田氏开基祖高伯常是在清康熙年间1662—1722),从兴宁县合水镇溪唇村万全围迁至归善县(今惠阳)淡水常柏田开基

高屋祖祠围屋正面仅置有一个门,两扇大门分别写着“文丞”“武尉”,这是希望高氏后代能文能武人才辈出。大门两侧张贴着“柏田世泽;渤海家声”的对联,表明了高氏家族的荣耀。

 

2.jpg

从大门进入为门厅,有木屏门相隔。木屏门后面是天街,左边开有朝东的转斗门。门上方贴着“紫气东来”的横批,两侧贴有对联:“前朝梅嶂;后靠仙峰”。前面巍巍壮观的杨梅嶂是岭南山脉的龙尾,而面朝它的常柏田,被风水师称为“杨梅嶂上一条龙”。后靠的仙人石山峰据说有仙人留下一个仙人脚印而得名。仙人石山峰留有炮台、堡垒的遗址这幅对联写得大气,把远处的杨梅嶂、近处的仙人石山峰,都请来守护高氏围屋,使这里稳固如山。

祖祠为三进,每一进都渐渐升高,内含“步步高升”之意,寄托了高氏先人的美好期望。在前厅的木屏门上方,立有“光前裕后”的牌匾。进入中厅,则望见木屏门上方悬挂的“岁进士”的牌匾。由于缺乏资料,不知这个家族的荣耀是何人获得在柱子上刻有对联一幅:“祖功宗德流芳远;子耀孙荣世泽长”。大厅两侧墙上张挂的“光荣榜”和一组“军属光荣”匾牌,就是对联的最好写照。木屏门后面,有“缵绪承家”的牌匾,有告诫后人要继承好家业之意。

 3.jpg

上厅有神龛,供奉着先的牌位,神龛上方刻有高氏的堂号“渤海堂”。渤海郡是东汉时期,高姓族人兴旺发达成为望族之地渤海高氏东汉末形成后,至西晋时期开始兴盛,形成渤海、渔阳、辽东、广陵、河南五大望族渤海高氏是最大郡望五望之首五望皆出于渤海,故有“天下之高出渤海”之称。北魏至北齐,高氏发展到鼎盛时期,渤海人高洋建立北齐,为北齐显祖文宣皇帝。至隋,继隋开国元勋、左领军大将军、宰相、太常、渤海郡公高颎之后,渤海郡王及以下的爵位多授予渤海高氏渤海堂”也成为高氏的一个堂号。神龛两侧刻有对联一副:“此后维循渤海迹;承先大展柏田图”。对联表达了高氏族人弘扬先祖荣耀,在常柏田大展宏图的决心。

 4.jpg

常柏田高屋祖祠围屋已有两百多年历史,由于年久失修,两边的横屋只剩下残门败瓦,变成危房。2018年初,常柏田(高屋)村小组郑重向全体子孙发出倡议:“恳切希望本族子弟,积极行动起来,出钱出力,倾力诚孝,众志成城,完成修建祠堂之大业”。高氏族人的群策群力,常柏田高屋祖祠围屋能早日重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