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惠阳客家围屋故事》33-周田兆祥新居围屋

发布时间:Feb 23, 2020 | 作者:


周田兆祥新居围屋


兆祥新居围屋位于周田村塘尾,是叶特盛的五世孙叶世麟修建。叶世麟,号兆祥,国学生,诰封州同。他养了五个儿子。据《叶氏族谱》记载,围屋始建于道光初年(1821),围屋建成后,叶世麟以自己的号命名围屋为“兆祥新居”。

 兆祥新居3.jpg

围屋坐东北向西南,平面呈长方形,总面阔48米,总进深35.86米,建筑占地面积1721.28平方米。由池、禾坪、禾坪、堂屋、横屋等组成。

围屋正面开有三个门,中间是进入祠堂的大门。在大门上方,雕有“兆祥新居”四个大字。围屋没有雕梁画栋,正面也没有常见的枪眼,一切都显得朴实。但上、下两个禾坪,显得与众不同。在下禾坪两侧竖立的旗杆石,可以感受到曾经的辉煌。

百年围屋,写满沧桑。古老围屋的周围已经建起幢幢新楼,围屋里的人们早已搬出了兆祥新居围屋,住进了自己建造的新居。不再有人居住的围屋,坍塌成为必然。2002年,兆祥新居的叶氏后人集资对祠堂进行了重修。祠堂为三进,上厅的神龛里供奉了先祖牌位。神龛上方刻有叶氏的堂号“南阳堂”,两侧刻有对联一幅:“乔木幸宜家,喜见其裘济美;梓材勤作室,永瞻堂构增辉。此联表达了兆祥新居围屋用优质良材建造,使得子孙后代都能感受到先祖的荣耀之意,将家族中的优秀才俊比喻为乔木梓材,为家族的发展济美、增辉。

在离兆祥新居围屋不远的一幢新房里,住着以为90多岁的老先生,他是叶世麟的五世孙叶如煌叶如煌马来西亚归侨于1920年出生在兆祥新居围屋,刚满两个月,父亲就去了南洋经商。1924年,母亲带着他去到马来西亚。10岁时,跟随父母在工厂做童工;13岁时,当上报童。

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全面侵略中国的“卢沟桥事变”。马来西亚爱国侨胞成立了“马来亚华侨各界抗敌后援会”,支援祖国的抗战事业。叶如煌的父亲对他说:“现在祖国有难,你应该回到祖国去。”17岁的叶如煌满腔热血,在母亲的陪同下,于1937年底回到惠阳周田。当时驻扎在惠阳淡澳的部队是国民政府军第四五一旅罗懋勋团。叶如煌报名入伍。在完成集训后,成为高射机枪班的一名机枪手,驻扎在澳头。

 叶如煌1.jpg

叶如煌讲述大亚湾抗战历史


1938年10月12日拂晓,麇集在大亚湾海面的敌人,以海空军掩护陆军,向澳头附近实行强行登陆。由于平日缺乏对空作战训练,高射机枪班的战友都被敌机扔下的炸弹炸死或炸伤。在轰炸中逃过一劫的叶如煌,带领八名受伤战友躲到附近砖场的工人宿舍中。在给战友喂完水和食物后,砖厂里一位工人带叶如煌在附近巡视周围情况。当叶如煌回来时,砖场已被日军占领。那八位受伤的战友被日军反绑手脚,丢进河中活活淹死。叶如煌在工人的帮助下,换了一身工人的衣服,躲进甘蔗林。在逃出日军重围后,叶如煌寻找部队,才知道部队已经全军覆灭。他只好钻进山中,翻山越岭,回到周田。归国华侨叶如煌经历的大亚湾抗战,是华南抗日第一战。这场战斗极大地鼓舞了华南人民的抗日斗志,加快了华南各地抗日武装的发展。

 叶如煌2.jpg

人民是不会忘记抗日英雄的。2016年的春节期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来到周田叶如煌家中,慰问96岁的马来西亚归侨、抗日英雄叶如煌。这不仅是叶如煌个人的光荣,也兆祥新居大家族的荣耀。

 兆祥新居1.jpg

2010年7月,兆祥新居围屋由惠阳区人民政府公布为惠阳区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