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惠阳客家围屋故事》43-维布黄伯才故居

发布时间:Mar 4, 2020 | 作者:


维布黄伯才故居

马来西亚的著名华侨领袖、爱国华侨黄伯才先生,是惠阳秋长人。由于对黄伯才宣传不多,知之者甚少。

清光绪六年(1880),黄伯才出生在维布村老鸦山黄屋村,少年跟随母亲赴马来西亚谋生。他做过割树胶工、采矿工。后来稍有点积蓄,碰上了机遇,开设了新利、德宝、淘锡等矿业公司,成为马来西亚的锡矿巨子。历任雪兰莪华人参议员、吉隆坡惠州会馆主席,循人学校总理,雪兰莪中华大会堂、中华总商会、锡矿总局、广东会馆董事、惠侨互助会会长等职。黄伯才一贯关心乡梓,热爱祖国,乐于助人,救济贫困华工,推荐侨胞就业,为回乡的华工支付旅费。他注重文教事业,捐款10万辅助国内外大小学校。他支持革命,曾热情接待叶挺、蔡廷锴等人。

黄伯才1.jpg

20世纪30年代已有巨额财富的黄伯才想在家乡修建一幢围屋。于是他在马来西亚,请建筑设计师设计了一套具有西洋风格的围屋图纸,寄回到家乡,由家乡亲人按照图纸进行施工。从现在保存的建筑遗址来看,那是一个完整的角楼、一个没有封顶的角楼、一横屋。从完整的角楼看,那中间突出的墙面、红色的墙带、工整的线条,无不充满着西洋风格。特别是用水泥砖木建成的两层的横屋,立有六根檐柱,每个门窗都设计出了欧式拱形门窗的风格。

黄伯才2.jpg

1937年7月7日,在日军发动全面侵略中国的“卢沟桥事变”后,马来西亚各界爱国侨胞奋起支援祖国抗战。同年8月,成立了“马来亚华侨各界抗敌后援会”,支援祖国的抗战事业。马来西亚华侨的爱国热忱,得到中共的高度赞扬。1938年3月18日,毛泽东为马来亚华侨各界抗敌后援总会准备创办的《南国日报》题词:“马来亚的侨胞用一切力量援助祖国,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而斗争。”

1938年10月12日,日军在惠阳大亚湾登陆后,在惠州疯狂地烧、杀、抢、掠,强奸妇女。南洋各埠华侨义愤填膺,抗日救国救乡的热情高涨。10月30日,南洋英、荷两属惠州同侨第一次代表大会,在雪兰莪首府吉隆坡惠州会馆举行,正式成立南洋英荷两属惠州同侨救乡委员会(简称“南洋惠侨救乡会”),推举黄伯才为主席。

为支援祖国的抗战,黄伯才停建了家乡老鸦山的围屋,把所有财力用在抗战救国事业上。1939年3月,黄伯才、张育才出资组织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两才队”回国抗战。这些惠阳籍华侨青年,唱着“告别南洋”歌,回国参加抗日部队。他们与全国抗日军民一起,用鲜血和生命,筑起了反对外来侵略的血肉长城。

再会吧,南洋!

你海波绿,海云长;

你是我们第二的故乡!

我们民族的血汗,

洒遍了这几百个荒凉的岛上!

再会吧,南洋!

你蕉雨润,橡风凉,

我不能留恋这享乐的天堂,

因在日本强盗的蹂躏下!

千百万兄弟姊妹已闹着饥荒!

再会吧,南洋!

你看见尸横着飞鹅岭上,

血染红了东江;

这是中华民族的存亡!

再会吧,南洋!

别了吧,南洋;

我们要去争取祖国的自由解放!


 黄伯才8.jpg

黄伯才发动爱国华侨募捐巨款,分别捐献给新四军和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据不完全统计,抗日战争中,仅南洋惠侨救乡会筹集的捐款就达到1000多万元。

1939年7月,黄伯才亲自率领黄适安、叶淡波等人,回到东江沦陷区视察和参加赈灾,慰问苦难的家乡父老。1940年初,为营救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被捕人员,他以南洋惠侨救乡总会的名义奔走呼吁,不遗余力迫使国民党当局释放“东团”成员。

1940年11月18日,为抗日救国而四处奔波的黄伯才,积劳成疾,不幸病逝于新加坡。这幢未能完工的围屋“黄伯才故居”,成为记录海外华侨毁家纾难、赤子丹心的有力见证,也是研究惠阳华侨文化最好的实物资料。2004年8月,黄伯才故居由惠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惠州市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