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惠阳客家围屋故事》45-维布埔梓围老屋

发布时间:Mar 6, 2020 | 作者:


维布埔梓围老屋

埔梓围老屋位于秋长维布村埔梓围老屋的开基祖是明朝时期的李景新,他从南雄珠玑巷迁移而来。那时李景新背着祖宗牌位,一路坎坷,寻找定居之地。客家人不忘祖宗,无论再穷,离开家园迁徙时,祖宗牌位是不能丢弃的。因此有客家人“脚穿草鞋、身背祖牌”之说。在旅途中,李景新曾遭人砍杀,幸好背在后背的祖宗牌位挡住了砍来的刀,才没有砍伤。李景新来到维布后,有风水先生点拨这里是“乌鸦落阳”之地,就定居下来,开始建造围屋。


围屋北朝南,由斗门、堂屋、横屋、望楼等组成。围屋前有一口清澈的大水塘,水塘旁几棵大如巨伞的老树,与古老的围墙一起,构成了一幅恬静的乡村图画。

埔梓园1.jpg

埔梓围老屋没有正大门,只有一个开在东面围墙的斗坊门。据说围屋过去有大门,是在南面围墙的中间,正对祠堂中央。仔细看了祠堂正对面的围墙,的确有大门的痕迹,而且围墙前面也有常见的“月池”。或许李氏后代为了要转风水运,就将南面大门封掉,在东面角上另建斗坊门。门两侧立有“为王者后;作圣人师”的石刻对联,显示出李氏家族的辉煌。在历史上,李姓族人仅称帝王者就达六十多人,这是其他姓族所不可比拟的。而《道德经》的作者李耳(尊称“老子”),是李氏家谱中的第十七世裔孙。孔子曾向他请教关于礼的事,可以说是圣人孔子的老师。


踏入斗坊门,进到一处开阔的大坪。就可以看见面阔三间的祠堂,祠堂的门廊立两根方型麻石柱。祠堂大门上方贴着“景新祖祠”,两侧的对联为“经传鹿洞;价重龙门”。这幅对联赞颂了两位李氏先人。唐朝时期的李渤隐居在庐山一洞中读书,养一白鹿,称白鹿先生,读书之处也称白鹿洞。后来李渤为江州刺史,就在白鹿洞创办书院,取名“白鹿洞书院”,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完备的书院。后汉时期,襄城人李膺坚决打击贪官,他的威望很高,每天都有人要求拜见他。谁要是能被他接见,能进入他的大门,那就提升了自己的身价,因此这叫做“登龙门”。

埔梓园2.jpg

祠堂为三进,中厅立六根麻石柱,梁架、出挑、插拱均雕刻精美的花草纹样,悬挂有“绳其祖武”的牌匾。上厅悬挂着“龙麟献瑞”的福牌,置有神龛,供奉开基祖景新公的牌位以及明末抗清将领李万荣的牌位。据记载李万荣生于明朝万历二十九年1601,是埔梓围李氏代人。明末时,清军打到岭南一带,李万荣以舞狮为名组织民间武艺团体,从事反清复明活动。清顺治三年(1646),李万荣联合义军攻占惠州城,但不久被清提督李成栋赶出惠州清顺治四年(1647),东莞人张家玉起兵反清,并委派李万荣为参将,共同起兵反清。李万荣率部攻破大鹏所城,奉南明桂王永历年号,据守大鹏湾。顺治十一年(1654),李万荣在大鹏水贝村清兵包围,他带领部下遂故意抛落一些财宝,趁清兵争抢之时,携带剩余的金银财宝突围成功,人迹罕至的七娘山。由于李万荣跟随张家玉反清复明,得到商贾的支持,收聚了大量的金银财宝。有一首流传在大鹏的民谣,形容了李万荣宝藏“层层十三塔,塔塔十三行,谁人估得中?黄金过斗量。”在大鹏话里,“塔”意思为水缸。李万荣率部下七娘山长达六年之久,后遭清兵围剿李万荣与200余部下自刎于杀人潭。大量金银财宝藏的去向,成为不解之谜。为躲避清朝廷的追杀,李万荣的七个儿子,隐姓埋名,失去踪迹。

在上厅,贴着记载埔梓围历史的对联“宗功芳祖德,三十代居欣燕翼;贻谋传埔梓,三房华胄报鸿图”。对联中说的“三房”,是指李景新的三个儿子开枝散叶的历史。大儿子李宏,居住在老屋;二儿子李桂,居住在高岭;三儿子李实,居住在东莞。六百年来,在埔梓围的李氏家族,已经传承了三十代。

埔梓园3.jpg


20世纪80年代开始,居住在埔梓围老屋的李姓族人便陆续搬离出去,居住在周边的新楼里。每逢重阳和新春佳节,负责管理祖祠的人员,就会把祖祠打扫干净,张贴好对联,等待着李氏族人回到埔梓围里祭祖,共叙乡情。2012年11月,埔梓围老屋惠阳区人民政府公布为惠阳区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