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阳客家围屋故事》67-双田吴氏祖祠围屋
发布时间:Mar 28, 2020 | 作者:
双田吴氏祖祠围屋
双田吴氏祖祠围屋位于秋长街道双田村老屋村。围屋坐西向东,纵面阔38米,总进深26米,占地总面积为988平方米。由泮池、堂屋、横屋、角楼、围龙组成。清雍正年间(1723—1735)吴道章带领弟弟吴道岸,以及妻儿从新屯迁居到归善(今惠阳)双田开基。吴道章有三个儿子,《吴氏族谱》记载:“双田始祖是道章,麒麟文公分三房”。围屋建造时间是在清雍正年间(1723-1735)。
1992年双田小学撤并,住在双田村的吴氏族人为了解决孩子上学问题,都迁居到秋长棚下岭和淡水。由于围屋无人打理,在20世纪90年代,祖祠和横屋倒塌。2009年,吴氏族人筹集资金,重新修复了吴氏祖祠,并对倒塌的横屋进行了清理。
围屋正面置有三个大门,中间为进入祖祠的大门。在大门上方,立有刻着“吴氏祖祠”的大理石匾牌。祖祠为两进,一进为前厅,有雕花木屏门相隔,上方立有吴氏堂名“至德堂”的牌匾。“至德堂”这个堂号源自于孔子对吴氏始祖泰伯的尊称。商朝末期,黄帝后裔古公亶父带领部落在岐山下的周原(今陕西岐山一带)定居下来。他有三个儿子:泰伯、仲雍和季历。由于季历的儿子姬昌很有才能,古公想传位季历,再传姬昌。泰伯为了让位,便与大弟仲雍带着家眷远走南方,建立了吴国。孔子赞扬泰伯有至高无上的道德品质,称其为“至德”。春秋后期,吴国被越国所灭,吴国的遗民就以国为姓,周武王又追封泰伯为吴伯,泰伯成为吴氏始祖。二进为上厅,置有神龛,供奉祖先牌位和观音。神龛中间刻有一幅对联:“幸祖宗积德,百年孝友休声诒我后;愿子孙承家,万世诗书文采向人前”。对联颂扬了先祖的功德福泽后人,告诫子孙后代要走正道,以诗书传家。
围屋四个角楼的金字型外观得到保留,为研究清朝围屋的建筑风格,提供了实物资料。双田村是一个革命的红色小山村,由于地处淡水去往永湖的要道,抗战时期,曾生带领东江游击队驻扎在吴氏祠堂,进行抗日活动。一批吴氏族人也参加了游击队,牺牲在抗击日寇的沙场上。在双田村口,立有“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纪念碑,刻有吴锦江、吴新、吴仕珍、吴石云等抗日英烈的名字。历史将永远铭记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而献身的英烈!
- 上一篇: 《惠阳客家围屋故事》68-双田卢氏宗祠围屋
- 下一篇: 《惠阳客家围屋故事》66-新塘鸿泰楼围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