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518特辑|国际博物馆日的“前世今生”

发布时间:May 18, 2020 | 作者:


国际

5·18


每年的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

  1977年5月28日,国际博物馆协会为促进全球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发展,吸引全社会公众对博物馆事业的了解、参与和关注,向全世界宣告5月18日为国际博物馆日。

 今天正是第43个世界博物馆日

 关于博物馆日的前世今生

你想知道的都在这




约在公元前5世纪

在希腊的特尔费·奥林帕斯神殿里,有一座收藏各种雕塑和战利品的宝库,它被博物馆界视为博物馆的开端。在其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博物馆只是供皇室或少数富人观赏奇珍异物的收藏室。


18世纪末

西欧一些国家博物馆相继建立,并向公众开放。


1946年11月

国际博物馆协会在法国巴黎成立


1974年6月

国际博物馆协会召开第11届会议,将博物馆定义为“是一个不追求营利,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公开的永久机构。”


1977年

西欧一些国家博物馆相继建立,并向公众开放。国际博协大会在前苏联莫斯科召开,会议通过一项决议——正式设立一年一度的国际博物馆日。国际博物馆日的设立向世界传递着这样的信息:“博物馆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它们不仅能丰富文化知识,还能增进相互理解,加强合作,促进和平。”


1983年

中国博物馆学会加入国际博物馆协会,并成立了国际博物馆协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在每年的5月18日全国各省市区举办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


1992年

国际博物馆日逐渐引起了更多博物馆的关注,人们越来越希望博物馆界能够联合起来,举办多元的活动。1992年,国际博协首次为当年的博物馆日主题提出了建议——“博物馆与环境”。



2020年的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

“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

(Museums for equality: Diversity and Inclusion)

国际博协官方还为此做了主题阐释:

在为不同身世和背景的人们创造有意义的体验方面的潜力,是各博物馆社会价值的中心。作为变革的推动者和被信赖的机构,博物馆从未像今天这样以建设性的姿态参与现代社会政治、社会、文化议题,以此展示其与社会的紧密联系。
  在日趋极端化的环境下,多元与包容面临挑战和各种社会问题的复杂性,虽不是博物馆和文化机构所独有的,却因为社会对博物馆的高度重视而显得尤为重要。
  公众对社会变革日益增长的期望,催生了一场围绕博物馆服务社会利益的潜力的对话。这场对话通过展览、会议、演出、教育项目及倡议的形式呈现出来。然而,博物馆在克服某些有意或无意的权利机制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这些权利机制在博物馆与观众中制造了不平等,反映在种族、性别、性倾向、社会经济背景、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政治派别和宗教信仰等诸多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