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非遗》惠阳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盐焗鸡烹饪技艺
发布时间:Jun 8, 2020 | 作者:
关于“客家酿豆腐烹饪技艺”看似简单,然而每一道工序要求都相当严格,只有准确掌握好这些制作工艺,才能真正做出一道色香味美,且口感鲜嫩的“客家酿豆腐”。这也是“客家酿豆腐”之所以能成为一道客家名菜的真正意义所在! 客家盐焗鸡,是久负盛名的客家菜肴,是广东粤菜的代表菜式之一。从古至今均深受海内外人士的喜爱,皮软肉嫩,香浓美味,并有温补功能。首创于广东东江一带。300多年前的东江地区沿海的一些盐场,有人把熟鸡用纱纸包好放入盐堆腌储,这种鸡肉鲜香可口,别有风味。后来东江首府盐业发达,当地的菜馆争用最好的菜肴款待客人,于是创制了鲜鸡烫盐焗制的方法现焗现食。 关于“客家盐焗鸡的制作工艺”的由来,在民间还有一段典故:相传从前有位商人,为人谦恭诚实,游走于岭南各地,以贩卖日杂食品为生。由于商人信誉好,交游广,结交了不少以诚相待的朋友。这一年年关,当这位商人完成一次货物贩运,还采购了一批当地特产准备回家。当地朋友情重,特地以一肥鸡相送。此鸡名曰“三黄嫩鸡”,乃当地特产,十分难得。商人便欲带回家给妻儿尝尝,但路途遥远,活鸡不易携带,于是他便将鸡宰杀制成白切鸡,用盐腌制后,在用纸封好放在包袱里。行至半途,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商人决定就地露宿一宵。安顿之余,眼看天色渐暗,肚子饿了起来,吃干粮又不解馋,商人便从包袱里掏出腌制好的白切鸡,与随从烤着吃。出乎意料的是,大家发现这样弄出来的鸡肉味道非常好,齐声赞叹。商人心细,留了几块,带回家给妻儿品尝。妻子厨艺高超,尝试后亲自依法泡制,于是“客家盐焗鸡”便这样诞生了。 “客家盐焗鸡”之所以独具特色,与它严格的制作工艺分不开的。制作爽滑鲜嫩的“客家盐焗鸡”,要经过四道传统的制作工序: 炒锅上小水,下精盐4克烧热,放入沙姜末拌匀取出,分3小碟,每碟加入猪油15克供佐食。将猪油75克、精盐5克和芝麻油、味精调成味汁,反纱纸一张刷上花生油待用; 将活鸡宰杀,褪毛去内脏洗净,吊起晾干,去掉趾尖和嘴上的硬壳,在翼膊两边各划一刀,在颈骨上剁一刀,然后用精盐3.5克擦匀鸡腔,并放入姜、葱、八角末,先用未刷油的纱纸裹好,再包上已刷油的纱纸; 用旺火烧热炒锅,下粗盐炒至高温,取出1/4放入沙锅,把鸡放在沙锅内,将余下的盐覆盖在鸡上,盖严锅盖,用小火焗约20分钟至熟; 把鸡取出,揭去纱纸,剥下鸡皮(待用),将鸡肉撕成块,鸡骨弄散,加入味汁拌匀,然后装盘(骨在底下,肉在中间,皮盖在上面),拼摆成鸡的形状,香菜放在鸡的两边即成。食时佐以沙姜油盐调味汁。 关于“客家盐焗鸡制作工艺”看似简单,然而每一道工序要求都相当严格,只有准确掌握好这些制作工艺,才能真正做出香而不腻,爽滑鲜嫩,老少皆宜的“客家盐焗鸡”。这也是“客家盐焗鸡”之所以能扬名海内外的真正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