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老街名称由来》牛磅路
发布时间:Jun 28, 2020 | 作者:

牛磅路现位于张屋社区,宽1.6至2米,长约231米。现保持历史建筑3处,分别是16、21-1、14~15,均为清朝民国时期的历史民居,现保持现况完好。据了解,此路的名字来源有两方面说法,一个是与车轮有关。以前,附近老百姓拿货物来赶圩交易,或将货物运到米街、猪行街等,无论柴米油盐还是山货水货干货,都用板车载货。板车车轮是用木做成的轱辘,被当地人称为“牛牯”。
另外一个来源与牛有关。清末民初时,这条路上有许多加工米粉、大米的店,店老板用牛拉磨,将稻谷加工成大米,或将大米磨成粉。不过,随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淡水粮仓的成立,牛磅路上的磨米坊就退出了历史舞台。
淡澳客家人有句俗语:十月朝,糍粑碌碌烧。糍粑,是客家一种茶果,把糯米踏磨成粘稠膏状,中间包上花生末、芝麻末和白糖,咬上一口,又香又黏,咬劲十足。在牛磅路就有多家历史悠久的茶果店,除了糍粑还有、萝卜粄、艾粄、桃粄等客家茶果,吸引了香港、深圳、东莞的游客前来购买,其中较为有名的是牛磅路13号张荣平茶果店,2014年4月,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摄制组到淡水老城采访时,还到这家茶果店采访拍摄客家萝卜粄制作过程,于6月23日在中央电视台第4频道播出。
- 上一篇: 《淡水老街名称由来》杂货街
- 下一篇: 《淡水老街名称由来》米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