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走进吉他小镇——秋长高岭村

发布时间:Jul 13, 2020 | 作者:


6月29日晚,2018惠阳吉他荔枝嘉年华“走进吉他小镇”音乐会第一场在高岭村文体中心广场精彩上演。一个接一个由群众、吉他从业人员、学生自编自导节目轮番上演,群众在欢声笑语中同享了此次吉他盛宴。

作为秋长“吉他小镇”重要的组成部分,二十多年来,高岭村既享受了吉他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收获了吉他文化的滋养。

惠阳吉他产业看高岭,助力当地乡村振兴战略


置身于工厂林立的高岭村翡翠路,路人只要稍微抬头细看,也许你眼前的就是一家与制造吉他有关的企业。在这些企业中,其中一间并不显眼的工厂大门写着“全丰育”三个字,是惠州全丰育乐器用品有限公司,是惠阳吉他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区新闻中心乡村行采访组就来到一睹吉他制作的风采。


抛光、打磨、粘合、喷漆、组装、调音……一把看起来并不复杂的吉他,至少要经过260多道工序。据企业技术负责人表示,每一把吉他,从生产原材料开始,层层把关,出厂的每把吉他都能确保完美无瑕。1996年,全丰育创始人蔡经纬先生到惠阳开办吉他企业,对品质近乎苛刻的要求,曾烧毁了数个货柜的不合标准吉他,让他声名远播,成为惠阳吉他界的传奇人物。高标准生产吉他,也是“惠阳吉他制作”的优质名片。


用业内人士的说法,中国吉他产业看惠阳,惠阳吉他产业看秋长高岭。上世纪90年代初至今,经过20多年发展,秋长吉他相关企业已发展到168多家,吉他产量约占全国的60%、全球的25%。形成从原材料供给、半成品、电子五金配件、装饰包装、数控机械、成品等完整的产业链,而其中高岭村有着最早落户、规模较大、且知名度较高的吉他企业“全丰育乐器厂”、“宇声乐器厂”等40多家。


优质的本土吉他资源,使高岭村的创业氛围越来越浓厚,吸引了不少外出村民回流就业。李国光、李国伟兄弟就是当中回流的村民,他们在村里做起吉他电商生意,注册了自己的公司,每月销售额达三四十万元。而如今,不少村民也开始效仿两兄弟,在当地吉他企业取货网售吉他,为高岭村的乡村振兴战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音乐在高岭碰出新火花,吉他细胞融入当地文化


6月29日,在2018惠阳吉他荔枝嘉年华正如火如荼地开展期间。这一夜,秋长“走进吉他小镇”音乐会第一场在该村的百姓欢乐舞台上隆重上演。


晚会的内容十分丰富:吉他演奏、舞蹈表演、小鼓演奏等一一呈现在观众的眼前。“我们圆梦了!”一袭工装的周先生,和同台表演同事鞠躬向现场观众致谢,他们共同演奏的吉他弹唱迎来了满场的喝彩。


“音乐能使人的生命迸发出火花”在场观看演出的杨女士说,近年来高岭村的文化氛围愈发浓厚,尤其是去年开始,每周六晚上七点的吉他音乐广场,让她这个音乐爱好者成为了活动的“铁粉”。 高岭村一直以积极推广与培育吉他文化为己任,除了常态化开展“吉他音乐广场”活动,目前,高岭已举办了数十场与吉他有关的活动,在当地及周边形成了浓郁的吉他文化氛围,成为当地不可缺少“文化细胞”,由此也带动了村里不少人开始弹起了吉他。


而为了进一步提升当地文化氛围,高岭村不但修建了文体中心广场,在那定期举办“百姓欢乐舞台”、“吉他音乐广场”等活动。还正在修建木棉河公园等休闲场所,计划把木棉河两岸打造成休闲湿地景观带。此举也得到了当地村民的大力支持,在木棉河公园修建期间,有一块2000平方米的空地,是村民主动捐地让地用来助力木棉河公园的建设。


今年春节,3位分别来自匈牙利、意大利和澳大利亚的艺术家,也被高岭村浓郁的文化氛围吸引。威武雄壮的公鸡、厚重如山的水牛、带着客家凉帽时髦女郎,三幅与众不同却颇具岭南客家民俗特色的“巨型墙绘”呈现在旧吉他厂房上,让高岭成为惠州2018年春节期间的网红村。当前,高岭村还计划在美化乡村环境、创造宜居乡村、打造村居品牌建设工作中,创作一个类似于博罗观背村那样的墙绘艺术。他们还专门去观背村参观,还邀请了相关美术创作团队分别来高岭村考察,制订创作方案,还绘制了一些与吉他相关的精美的墙画。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振兴乡村的路线方针,高岭村正以当地扎实的吉他产业为依托,努力将打造成集吃、住、行、游、购、玩、产、销、研为一体的“全国吉他文化中心”和“国际吉他产业之都”。相信不久的将来,高岭村的名声必将更加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