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阳客家围屋故事》69-三和铁门扇石狗屋围屋
发布时间:Mar 30, 2020 | 作者:
石狗屋围屋位于三和街道铁门扇村,由沙坑叶氏开基祖叶特茂建于清康熙四年(1665)。乾隆三十年(1765),叶特茂的曾孙、叶荣庭之孙叶维新对祖屋进行了扩建。叶维新,字向阳,号葵园,为州司马。 围屋坐东南朝西北,平面呈马蹄形,总面阔70.8米,总进深71.8米,占地面积5083平方米。由泮池、禾场、前围、堂屋、横屋、围龙等组成。围屋正面有三个门,中间大门有门廊,门廊立两根大理石檐柱。也许是讲究风水的缘故,大门有斜角内凹,似乎成为正西朝向。 石狗屋围屋在黄竹沥,是沙坑叶氏的“始祖祠”。据《沙坑叶氏族谱》记载:“叶特茂,号逢春,登仕郎。于清康熙元年(1662)由兴宁县合水镇溪唇村徙居归善县淡水沙坑”。由于叶氏要在沙坑长期发展,在沙坑里有坑就有沥,坑与沥是同义词,且沥是坑的中心。于是叶特茂取村名为“黄竹沥”,成为黄竹沥开基祖。 黄竹沥村背靠一列山岭,面向周田村,视野广阔,村前有一条小河。叶特茂就在屋前河边种植一片黄竹,茂盛的黄竹给村子带来生机。村子后面的最高山峰是“红花寨”,红花寨旁边的山峰为“马鬃寨”。两山连成一脉,挺拔秀丽,红花寨也成为沙坑乡村的旗山。在马鬃寨的北面有一座山叫仙山,山上有座废弃的军营形同庙宇,相传由南明军队所建。在马鬃寨前面还有一座风水山称“燕子伏樑”山,燕子是候鸟,叶氏又是迁徙族群,为使叶氏能定居于此,族人还拆除了仙山上的庙宇。 清康熙四年(1665),叶特茂带领儿孙打石头、做泥砖、烧石灰、砍木头,在黄竹沥建起了一座上五间、下五间、一个天井、两个南北厅的祖屋,屋名叫上屋。清乾隆三十年(1765),叶维新对百年祖祠进行修建,以祖屋为中轴线向前后左右扩建,形成现在规模。为了与叶荣庭修建的围屋相区别,就把叶荣庭修建的围屋叫做黄竹沥老屋,新扩建的上屋改叫新屋。由于围屋前面安放了一只麻石小公狗,慢慢大家就把这幢围屋叫做“石狗屋”。在新中国成立后改名叫第五排;合作社时期属于东升大队叫上升队;1972年至1980年叫石九队;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取消了人民公社,村里土地包干到户后,才开始叫“石苟屋”。 黄竹沥的祖祠建好后,除大儿子叶晃庭被安排回兴宁合水溪唇老屋看守祠墓,后迁徙到淡水新桥银屎坑外,叶特茂的四个儿子就以祖屋为中心,向四周开枝散叶,各自建造了以泥沙石木结构的客家围屋。次子叶荣庭建造了黄竹沥老屋;三子叶辉庭建造铁门扇南阳世居;四子叶显庭建造了鹧鸪岭老屋,并为早逝的弟弟叶焕庭建造了求水岭老屋。这些围屋的兴建为叶氏在沙坑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叶特茂志向远大,品德高洁,对子女后代教育有方,个个成才。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叶特茂去世,享年93岁。后人为纪念其功德,在其墓地前方修筑了一座方形的竹园墩。叶特茂为沙坑叶氏开基祖,被尊为一世。由他主导的一系列客家围屋建筑的设想蓝图,在子孙后代的实施下,终于实现。三百多年过去,叶特茂的后裔在各处开枝散叶,居住在黄竹沥石狗屋、老屋、塘房、下园、米湖坝、寨背,铁门扇、山塘尾、美丽、沙梨园;牛郎楼、发水米、求水岭、河背山、酸水坑;莲塘面、棠子岭、龙发山;源丰村、柏老坑、发水米、打石岭、继兴楼、来中、鹧鸪岭、木公幌、顺居、水背塘、围墩、水坜唇、牛角龙、茂和、河田、油麻埔、黄峰岭、沙岗、伯公下;淡水洋纳村、银屎坑、下畲、崇山楼;河南岸镇湖山村;以及东莞茶山、深圳巿坑梓田脚、坪山屯子、龙岗拦水坣。 围屋以石狗命名十分有趣。但石狗的来历及多样传说,以及后来发生的故事,却使人感到神奇。 据说在建祖屋时,黄竹沥对面有一座南明军队所建的关帝庙。客家话中“庙”同“猫”同音,猫会伤害燕子,而燕子是叶氏族群的象征。为使叶氏能定居下来,叶特茂在建造祖屋时,用麻石打造了石狗一座,向着对面的庙宇,镇压对面的“猫”。还有一种说法是叶维新扩建祖屋后,名字叫作新屋,与下边的老屋一起合称为“鲤鱼屋”。因为在屋的前方有一座庙向着黄竹沥,客家话中“庙”与“猫”同音,鱼怕猫,猫怕狗。为了防庙冲撞“鲤鱼屋”,就在泮池的侧边放置了一只石狗,守护着鲤鱼屋。据说在解放后,石狗被人推到榕树头底下的泥湖里,1972年才被发现,重新抬起,放在大屋出门的左边,1985年再抬回到现在的位置。 2014年12月25日,村民突然发现在石狗屋前蹲了300多年的石狗不见了,只剩下其蹲坐的石座。石狗是黄竹沥村民心目中的守护神。石狗是面向惠南大道黄竹沥桥蹲坐着的,石狗在的日子,黄竹沥桥从未出过交通事故,而石狗失窃后一个月内,黄竹沥桥接连发生了三起交通事故,这让村民人心惶惶。在海丰警方的协助下,2015年1月31日凌晨,惠阳警方在海丰县将盗窃犯成功抓获,并从泉州追回了石狗。2月6日,在民警的护送下,石狗被完好无损地送回石狗屋门前。石狗屋村民们敲锣打鼓,燃放鞭炮,喜迎石狗回家。石狗被归放在原位,并在加固的石座上写上“2015·2·6归”。 2018年是生肖戊戌年,在惠阳一群集邮专家的推动下,由惠阳邮政推送的“石狗屋”临时邮局被选中,成为广东省唯一的“狗年生肖原地邮局”。通过集邮的通道,惠阳的客家文化、华侨文化、建筑文化宣传出去了,使“惠阳一只石狗火了”。2018年春节期间,逢春公的后裔叶秀莲女士把石狗屋邮品带到美国旧金山,火爆了旧金山华人圈。美国的华人报纸《星岛日报》进行了报道“惠阳有石狗 靓照飞全球”。 2004年8月,石狗屋由惠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惠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叶氏族人集资对石狗屋进行重修,并于2016年11月举行了重修庆典。重修后的石狗屋,焕然一新。“进士第”“司马第”,块块匾牌,彰显先祖荣耀;“宗开一世;春共一家”“忆叶氏,诸梁始祖绵衍源长,丰功伟绩千年颂;溯沙坑,逢春一世开宗继承,造福恩深万载扬”,副副对联,展示家族门风。“黄竹修身出绿叶,青松正峰现红花。竹黄叶绿竹叶第,秋水长天秋长家。”就是对沙坑叶氏最精炼的概括。石狗屋围屋为研究沙坑叶氏的迁徙历史,以及在惠阳的繁衍历史,提供了最系统、最完整的资料。
- 上一篇: 《惠阳客家围屋故事》70-铁门扇黄竹沥围屋
- 下一篇: 《惠阳客家围屋故事》68-双田卢氏宗祠围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