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惠阳客家围屋故事》70-铁门扇黄竹沥围屋

发布时间:Mar 31, 2020 | 作者:


铁门扇黄竹沥围屋

黄竹沥老屋位于三和街道铁门扇村的石狗屋北侧。围屋建造者是沙坑叶氏开基祖叶特茂(逢春公)的二儿子叶荣庭,建造时间为清康熙年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叶荣庭(1642—1708),子日斐号守愚,有两个儿子:叶天保、叶天佑。

黄竹沥老屋坐东南向西北,平面呈马蹄形,总面阔64.8米,总进深69.1米,占地面积4478平方米。由禾坪、泮池、前围、堂屋、横屋、围龙组成。由于石狗屋称为上屋,黄竹沥老屋也称为下屋。

 黄竹沥1.jpg

围屋正面置有三个门,中间是进入祖祠的大门,两侧常年张贴着“基开楚叶县;业肇粤梅州”的对联,诉说沙坑黄竹沥叶氏族人从梅州迁徙而来的历史。

从大门进入为门厅,过了门厅是天街。天街后面是三进祠堂。一进为前厅,有木屏门相隔;二进中厅,为穿斗抬粱结构,六柱后墙承重。中厅有《重修祠堂志》石碑,记录了2007年祖祠筹资情况和重修完工的历史,并有将先祖名字嵌入其中的对联“逢春天佑发;荣庭家和兴”。三进上厅置有神龛,供奉着先祖牌位。

 黄竹沥2.jpg

让黄竹沥老屋的叶氏族人引为自豪的是竖立在泮池旁与众不同的功名碑。原来,这是叶荣庭的五世玄孙叶开弟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考中三甲27名,被封为武进士。因此,黄竹沥老屋也有“进士第”一说。据说祠堂的大门上方原来悬挂有“第进士”的匾额,并刻有“乾隆四十六年辛丑科殿试三甲二十七名耶律钦点虎门都间府叶开第”等字,但现在已经不见。牌匾为何将进士第刻成第进士,族人也解释不清。叶开弟被封为武进士后,清州府就在其曾祖父屋门前两侧为其竖立桅甲石碑。该石碑基础用灰沙混合垒成半米高,将石碑固定。石碑上方凿有菱形孔,可上闩,用来固定竖起的武进士锦旗。官位低于武进士的清朝官员路过此地,都要下马行礼。

黄竹沥3.jpg

后来,叶开弟被任命为广东虎门都间府,镇守中国南大门军事要塞。为巩固海防,他重修和增建了虎门炮台,多次获得乾隆嘉奖。在鸦片战争中,叶开弟建设的虎门军事设施起到了重要作用。现在,虎门炮台和虎山上的战壕仍然存在,成为一处爱国教育基地。

黄竹沥5.jpg

黄竹沥老屋是保存较完整的客家围屋,为研究清代初期客家围屋的建筑形制,提供了实物资料。2004年8月,黄竹沥老屋由惠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惠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END

规范使用危险化学品消除事故隐患.jpg

文化云.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