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阳客家围屋故事》91-金坑巫氏围屋
发布时间:Apr 21, 2020 | 作者:
金坑巫氏围屋 金坑巫氏围屋位于沙田镇金吉村。围屋坐东向西偏西北,总面阔28米,总进深24米,占地总面积为672平方米。由禾坪、泮池、堂屋、横屋、四个角楼组成。 据记载,金吉村的巫氏族人是在明末从福建迁徙到广东兴宁后,再迁移到陆丰。清康熙十八年(1679),巫朝宽率领一批族人从陆丰河田司吉康都东坑寨迁居于此,开基立业。由于资料的缺失,围屋建造的具体年代不详。根据推测,大约建于清咸丰年间(1850—1861)。 巫氏围屋正面只有一个门出入,大门旁安放着一对石雕金蟾。金蟾既可以镇宅辟邪、也是招财的瑞兽,它象征着财源滚滚,表达了巫氏族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金蟾分为嘴含钱和嘴不含钱两种。嘴含钱的金蟾,头要向内摆放,不然所吐之钱都会吐出屋外,就不能旺财。嘴不含钱的金蟾,头要朝外摆放,这样可以吸财入库。围屋大门旁放置的金蟾嘴不含钱,所以头向外摆放,以吸入外来财气。 从大门进入后,为一进门厅,有木屏风与后面相隔。转过木屏风,应该是二进中厅和三进上厅。由于破损坍塌,中厅和上厅已经拆除清理,变成了一处宽敞的院子。但是,青麻石做成的门槛和天井,依然保留。围屋四个角楼保存完好,连接角楼的横屋被主人利用了起来。 在横屋的厨房里,有一口用铜葫芦压着的六角型水井。此井是巫氏先祖在修建围屋时开挖的。水深三米,里面有一条不知年份的老鱼,有时放一批小鱼进去,都被这条老鱼吃光。为保证生活水源,围屋里通常都有水井,但是都在院子里。把水井打在房间里,还是第一次发现。 围屋左侧的后面角楼,在主人的修整下,变成了一间两层阁楼、光线颇佳的休息厅。门两侧挂着一幅国家一级美术师张兆鹏书写的木刻对联:“宽厚养和平之福;正大立悠久之机”,对联讲述了为人处世要厚德正直、心胸宽大,有容人的雅量。 围屋后面是充满翰墨书香的“在月园”,是围屋巫氏主人接待文人雅士的地方。牌匾是中山大学岭南文献研究室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四、五届副主席陈永正先生于2015年秋天到访时题写。“在月园”名称雅致,富有诗意,试想,很山中小村的秋夜,四周寂静安宁。当月亮升上中天时,月色如水银般地泄入园中。只见园中有月,月在园中,岂不正是“在月园”?门两侧,配着一幅刘善题写的非常妥帖的嵌字联:“在水一方,万叠云山缥缈;月华满地,数丛花竹玲珑”。 偏辟的金坑巫氏围屋,清静的在月园,成为文人雅士来到金吉村后,一处喜欢到访之地。
- 上一篇: 温馨提示
- 下一篇: 惠阳旅游景区危中求机 打好抗疫攻防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