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惠阳客家围屋故事》97-新丰大塘世居围屋

发布时间:Apr 27, 2020 | 作者:


新丰大塘世居围屋

大塘世居照片8.jpg

大塘世居围屋位于新圩镇新丰村塘口村,建于清道光十一年(1831),建造者是曾传创和他的儿子曾纪全、曾纪明。

大塘世居围屋坐东北朝西南,总面阔75米,总进深79.65米,建筑占地面积5973.75平方米。围屋采用中轴线对称布局,内部有形状各异的院落。门楼、祠堂、居室、碉楼之间,有廊房、廊道及回廊连接,为典型的“九厅十八井”围龙屋。围屋有200多间房,鼎盛时住着族人多达600多人。

随着族人从围屋里迁出,围屋因无人居住和打理而变得破败不堪。在族中有识人士的倡导下,大塘世居的族人集资对围屋进行了重修,并于2013年1月举行了重光典礼。修葺一新后的大塘世居,气势恢宏。石雕、壁画非常精致,牌楼上以花鸟走兽为主题的浮雕,金漆彩绘,富丽堂皇。许多充满曾子文化内涵的匾额对联,让人驻足细品,回味无穷。

围屋的斗门,有门联“东鲁家声;南丰世泽”。上联歌颂曾巫的开基地、春秋时曾子的故里鲁国(今山东嘉祥县)的望族名声;下联赞扬了出生在江西南丰,世称“南丰先生”的北宋文学家曾巩。

大塘世居围屋正面置有三个大门,在中间大门上方立有“大塘世居”石刻匾额,左刻“道光十一年季冬月吉旦”小字,道光十一年就是1831年;右侧落款是“钝齐建立”小字,表明是曾纪全所书。曾纪全,名冠全字善元,号钝齐,是清道光年间进士。正门有石刻对联:“东鲁传经府;南丰修史家”。上联记述了春秋时的鲁国人、孔子的弟子曾子参与著作《大学》、《孝经》的历史;下联记述了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官至中书舍人,曾编校史馆书籍的历史。

大塘世居照片5.jpg

从中门进入围屋后,有拱门牌楼。正面题写“重明丽正”石刻匾额,这是出自《易经.离》:“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重明”意为日和月,引伸为皇帝皇后,泛指帝王;“丽”意为“附着”;而“正”字,《逸周书》释为“内外宾服为正”。“重明丽正”可理解为令内外宾服靠的的圣明的帝王。又由于皇帝是受命于天的天子,取“日月丽于天”之意,这“丽正”门就是光明正大的门。背面题写“慎独廉炬”石刻匾额,慎独是讲究个人道德水平的修养,看重个人品行的操守,是儒家风范的最高境界。要求人们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行为也要谨慎不苟,清明廉洁。

 大塘世居照片2.jpg

过了牌楼,祠堂大门上方悬挂“道传一贯”匾额。“道传一贯”是清雍正皇帝御笔为嘉祥县圣曾子庙题写的,现在仍然挂在圣曾子庙的宗圣殿大门上方。曾子是儒家正统思想的忠实传人。他把孔子的思想和学问授之以徒,又将孔子的言行整理成《论语》,上承孔子之道,下开思孟学派,对孔子的儒家思想一以贯之。“道传一贯”这四字,精练地概括了曾子在儒学发展史乃至中华文化史上重要的作用。

进入前厅,有木屏门,上方挂有“觐光扬烈”的匾额。这是出自《尚书·立政》:“以觐文王之耿光,以扬武王之大烈。”之句。意思是要为继承先祖功业,并发扬光大。两侧柱上挂有对联:“少康后裔,宗圣传人,世代书香绵祖泽;乐邑分支,大塘聚族,云仍步武振家声”。上联说明了曾氏族人,世代以书香传承;下联表达了大塘世居的曾氏族人,将为祖先增光添彩的心愿。

进入中厅,木屏门上方挂有“省身念祖”和“慎修思永”两块匾额。据说“省身念祖”四字有一来历:清朝初期,各地曾姓谱牒混乱,并多有伪冒仿造之作。雍正皇帝知道后,特别赐给“省身念祖”四字图章。于是,曾氏族人在每页族谱上加盖此章,以存真杜冒。“慎修思永”就是要求人们谨慎修行,考虑长久之道。在中厅挂有长联:“道统绍一贯之传,师孔友颜,来者直开思孟;文章擅八家之誉,接韩步柳,同时并驾欧苏”。上联说的是孔子的弟子、颜回的学友曾子,好学不倦,喜欢独立思考,从而“孔子之学,曾子独得其宗”。曾子将所学传授给孔子的孙子子思,子思又传孟子,孟子把儒学发扬光大。所以曾子是儒家继往开来的重要人物,上接孔子之道,下启儒家的思孟学派。下联说的是曾子的43派裔孙、北宋文学家曾巩。他的散文成就很高,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宋代新古文运动的重要骨干。他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等人合称为“唐宋八大家”。

在中厅木屏门的背面,挂有“绳其祖武”匾额。这出自《诗经·大雅·下武》:“昭兹来许,绳其祖武。”意思为踏着祖先的足迹继续前进,比喻继承祖业。在“绳其祖武” 匾额两侧,挂有对联“沂水流芳,小碧大塘本是渊源同一脉;归善创业,冠全冠明二公德泽共千秋。”上联叙述了新圩小碧、大塘的曾氏族人,是一脉同源,下联赞颂了大塘的开基祖冠全、冠明二公的千秋功德。

大塘世居照片3.jpg

上厅有神龛,供奉先祖牌位,上方挂有“三省堂”堂号牌匾。“三省”出自《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故“三省堂”即由此得名。两侧挂有对联:“大学十章能治国;孝经一部可传家”。对联据传是北宋时期的晋江人曾俅题写。曾俅官司禄参军,将仕郎,为人耿介正直,直言敢谏,善于体恤黎民,政绩显著,深受闽南一带百姓敬佩和拥戴。此联赞颂了曾子所著的《大学》《孝经》,成为后人治理国家、传承家风的儒家经典著作。

 大塘世居照片7.jpg

这些匾额对联,将曾子文化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人们参观大塘世居围屋,解读这些匾额对联时,可以让自己在浓郁的儒家文化氛围中,接受一次心灵的洗礼。大塘世居围屋为研究清代围屋形制、研究曾氏家族史,提供了实物资料。2010年7月,大塘世居由惠阳区人民政府公布为惠阳区文物保护单位。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