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惠阳客家围屋故事》101-新联刁氏祠堂围屋

发布时间:May 1, 2020 | 作者:


新联刁氏祠堂围屋

    

新联刁氏祠堂围屋位于新圩镇新联村大岭下村。围屋坐西向东,总面阔40米,总进深31米,占地总面积1240平方米。由泮池、禾场、堂屋、横屋组成

广东刁氏开基祖是刁清,原名法瑛,字子忠,法名千一郎元朝泰定年间(1323-1327),刁清的父亲刁山东青州府昌乐县迁到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村葛藤坳。他生有两个儿子:刁、刁浚。

 刁氏1.jpg

刁清是长子,故法名千一郎。赋性聪明,秉质恬淡。元末明初,盗贼烽起,劫掠乡村,全闽纷乱。刁清认为:与其恋故土而遭祸,毋宁远避难而谋生于是携二妻挈四子离开石壁,并作诗一首曰:世乱遭逢已几秋,干戈日甚更无休梦惊填鼓魂飞散,日怕金声泪落流爰子爰妻舍故土,于囊于橐启行游弃闽此去能成业,走马何妨到别州”从福建入粤,先迁至广东潮州府揭阳县蓝田都第八图小径村。明洪武三年(1370)再迁海阳县丰政都大椹村(今丰顺县丰良镇成东成西村)开基,成为刁氏入粤始祖刁清个儿子文甫、信甫、明甫、悦甫。这四大房分迁到兴宁、长乐、海阳等地开枝散叶。

清乾隆年间(1736—1796),刁氏的一支族人刁君旺迁居到归善县(今惠阳)新圩开基。后来,刁君旺的孙子刁尚桂在新圩新联大岭下,建造围屋,开基立业。由于围屋历尽两百多年沧桑,2008年,刁氏族人筹集资金25万元,在保留横屋的基础上,对祖祠进行了大修。

新修后的刁氏祠堂龙脉生辉,华丽壮观。大门上方立有“刁氏宗祠”的石匾,两侧刻有对联:“弘农世泽;铜鼓家声”。上联讲述了刁氏的起源。周宣王三年(前825),刁氏始祖有雏公生于陕西长安弘农,周幽王(前782—前771)时封为雕侯,其后裔以雕为姓,西汉初年改为“刁”。弘农郡为刁氏的郡望之地。下联记录了刁氏在新圩开基的历史。铜鼓是指位于新圩的铜鼓,是新圩的制高点,从山顶可俯瞰新圩镇全貌,现在已开辟为森林公园。大门上的屋顶盖着绿色琉璃瓦,屋脊上置放着双龙戏珠的彩陶。

刁氏4.jpg

从大门进入为前厅,有雕花木屏门相隔;二进为上厅,置有神龛,供奉着祖先牌位。神龛两侧,刻有对联一幅:“爵袭东安,一脉宗枝远播;名昭西汉,万年祖泽长存”。“爵袭东安”是指南北朝时期北魏大臣刁雍,明元帝时,封为建威将军,镇东大将军、青州刺史,赐爵东安伯“名昭西汉”指的是雕国的先祖居住在弘农郡弘农郡西汉元鼎四年(前113)汉武帝设置西汉,刁氏族人由弘农郡东迁至渤海郡。到了三国时刁姓在渤海郡和弘农郡成为名门大族新联刁氏祠堂围屋为研究刁氏家族在惠阳的繁衍历史,提供了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