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阳客家围屋故事》103-花果山刘氏宗祠围屋
发布时间:May 3, 2020 | 作者:
花果山刘氏祠堂围屋
花果山刘氏祠堂围屋位于新圩镇花果山下洞村四联村。围屋坐西北向东南,平面呈长方形,总面阔58米,总进深32米,占地总面积为1856平方米。由水塘、禾场、堂屋、横屋组成。
花果山刘氏祠堂围屋的建造者是刘心庭,他于明末清初从饶平石井迁居到新圩鹤埔村(今花果山下洞村)建造围屋,开基立业。刘心庭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刘文英,迁居到花果山下菜溪;二儿子刘文达在鹤埔居住;三儿子刘文渊迁居到东莞塘厦。
由于围屋历经三百多年风雨,土砖土墙已经残缺不全。2010年,刘氏族人筹集资金,对祠堂进行了重修,右侧的横屋给予了保留。围屋的中间大门上方立有“刘氏宗祠”的石匾,两侧刻有刘氏通用对联:“彭城世泽;天禄家声”。汉高祖刘邦祖籍丰县,起家于沛县,而丰县和沛县后来都属彭城郡,所以刘氏都以彭城为自己的祖籍而荣耀,彭城被视为刘姓的正宗郡望。汉高祖刘邦的弟弟刘交封楚元王,他的五世孙刘尚(阳城侯刘德之子),官至光禄大夫,校书天禄阁。刘氏后人多用“天禄家声”来炫耀家族的荣光。大门上的屋顶盖着绿色琉璃瓦,黄色屋脊。中间屋脊上,置放着双龙戏珠的彩陶。
祠堂为两进。从大门进入为前厅,有雕花木屏门相隔,木屏门上方立有“四德堂”牌匾。四德为:仁、志、孝、贤。意思是要刘氏子弟爱国为家、尽忠尽孝,成为栋梁之才。二进为上厅,置有神龛,供奉祖先的牌位。神龛两侧挂有一幅对联:“汉室著家风,宗祖旬垂万古;嫏嬛流世泽,子孙当继千秋”。对联教导族人要弘扬祖德,诗书传家。
花果山刘氏祠堂围屋,为研究惠阳刘氏家族的迁徙历史,提供了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