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惠阳客家围屋故事》130-大光崇林世居围屋

发布时间:May 30, 2020 | 作者:


大光崇林世居围屋


崇林世居围屋位于镇隆镇大光村。围屋坐西南朝东北,平面呈回字形,总面阔128米,总进深约130米,占地面积约16640平方米。围屋气势恢宏、建筑精美,是粤东地区规模较大的围屋。

崇林世居照片3.jpg

据《南阳叶氏大成宗谱》记载:明万历年间(1573一1620),梅州五华的一支叶氏族人迁徙至河源紫金上义叶屋坝。这里地处山谷,与外交往极为不便。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有位叶奇发的族人,为了儿孙将来发展大计,带着老婆温氏、弟弟叶奇祥和儿子叶凤朝(化兰)、叶风鹏走出这个山谷,开始了新的迁徙历程。

叶奇发带领家人由紫金上义叶屋坝出发,翻山越岭,经大岚、梁化,沿途做点丝线小百货生意,并寻找落脚之地。一天,行至镇隆老板坑曾氏宗祠前时,叶奇发挑着的箩筐绳子突然断了,他心中暗道:“天意如此,合当为家!”于是在老板坑落户,开垦荒地。叶奇发孝心至诚,每天恭迎先祖牌位,晨昏一炷香。曾姓人深为感动,便允许叶奇发将祖宗牌位置放在曾氏宗祠大门角落。后来,又特许他在神台左侧边缘安置先祖牌位。叶氏先祖牌位放置在神台后,便“天降瑞兆”,叶氏先祖牌位上方瓦块竟变得光泽青绿,与其他瓦块色泽不一。

叶奇发利用所学的地理风水知识,在老板坑对面山坡发现风水宝地。于是,他带领儿辈在在那里建造祠宇、住宅,命名为“新板坑”,开始在镇隆繁衍生息。

崇林世居照片1.jpg崇林世居照片13.jpg

清雍正六年(1728),叶凤朝(化兰)生下儿子叶文昭(号崇林)。叶文昭先承父业,以农为本,在下仓建造了可住近百人的房屋。后来从事盐业,走南闯北,生意越做越大,钱越赚越多,于是在清嘉庆三年(1798)建造大围屋。正如族谱中的《历代祖名歌》所曰:“奇发迁移归善中,创业板坑化兰继,文昭世守业犹存,堂构宏开大山下,八龙辉映反先荣。”

叶文昭在建造崇林世居围屋时,正是七十古稀之年。他要用毕生的积蓄和最后的精力,建造出一座可以千载扬名的围屋。叶文昭选中了大山下的风水宝地,依山而建。其所在村就以山为名,叫“大山下村”。

为建好这座围屋,叶文昭呕心沥血。据族谱记载:在建造牌楼时,为了做出精美的“郭子仪绑子上朝群像”瓷质雕塑,叶文昭不顾年老体迈,亲自外出选料。叶文昭还在围屋周围大规模种植树木、果苗。崇林世居围屋旁的大樟树,就是叶文昭带领子孙们种下的。“前人种树,后人乘凉”,这里现在成为村民们休闲的场所,乡村绿色旅游的亮点。围屋建造好后,叶文昭十分欣慰和激动,并以自己名号为名,命名为“崇林世居”。围内里的262间住房,被纵横九条天街相隔,又由天井相连,形成“九厅十八井”。围屋建筑采用了大量的传统技艺,使用了大量的工艺品,使围屋显得古朴、典雅。传统技艺有石刻、石雕、木刻、木雕、灰塑、瓷嵌、砖雕、壁画等,工艺技术精湛。画面寓意深刻,有的象征富贵吉祥,有的表示忠孝仁义,有的祈望登科入仕。

崇林世居照片2.jpg

崇林世居照片11.jpg

清嘉庆七年(1802),叶文昭去世。叶氏后人秉承祖训,不断对崇林世居围屋进行完善和扩建。光绪二十四年(1898),高20米的重檐歇山式的三层建筑崇林楼(又称望楼、魁星楼)完工,这是整个建筑中最壮观、最精华的部分,里面溶入了伊斯兰建筑风格中特有的圆顶穹隆形状的元素,显得雅致而美丽。“崇林楼”之名是光绪六年进士吴道镕题写。楼有三层,二楼是族中长辈们聚集议事场所,是地位和权威的象征,年轻晚辈没资格进入。三楼是学子闭关读书、上学的地方。每当大考在即,族中学子就集中到这里备考,一日三餐有专人送。现在,三楼作为围屋里的最高点,在这里俯视整座围屋,会感觉到整个围屋虽见破败坍塌之处,但仍存气势恢宏之态。

叶文昭是镇隆大山下开基祖,生有八子。围屋建成后,叶氏家族乐居其中,子孙绵绵。文昭公的后代子孙,陆续在“崇林世居”周围,建造了“琼林世居”“茂林世居”“成林楼”等围屋。

崇林世居照片6.jpg

叶文昭崇文重教,早在清乾隆中期,就在村中创办私塾。叶文昭买下了八间店铺,把租金作为本祠学校的专项经费。他还在惠州城里建有11间房的“叶氏试馆”,专供叶姓子孙到惠州考试时用。由于叶氏族人兴教化、重德行,人才辈出。在崇林世居叶氏宗祠的入口上方,曾经高挂着金色大字的“文魁”和“亚魁”两块黝黑牌匾,显示出叶氏家族曾经的显赫。虽然牌匾不幸被贼人偷走,但叶氏族人依然对牌匾和两位举人的故事津津乐道。“文魁”说的是清咸丰九年(1859),中第119名举人的五世祖叶树纲。他是崇林世居的首位举人,而且当上了长安县正堂,是光宗耀祖的事。后来他重修了叶家列代先祖的坟墓。“亚魁”说的是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中举的六世祖叶蓉煌,他乡试排名第11名。

两百多年来,崇林世居围屋人才辈出。清朝有两人中举,十人中秀才;民国时期有两位留学生;现代有中国农工党副主席兼秘书长叶粤秀,东江纵队飞虎队中队长、革命先烈叶贵生,黄埔军校毕业的抗日远征军连长叶沃夫。在解放前就有“先生多过金罂、秀才多过棺材”的描述。新中国成立初期,镇隆镇学校三分之二的老师出自崇林世居,现在仍有众多叶氏后裔分布在各地从事教育工作。

崇林世居照片10.jpg

叶氏重视教育,惠及邻近所有学子。清道光三十年(1850),族中先贤提议兴建学堂,命名为“仰岱山房”,意思为虽居大山下,但有望五岳之首泰山之志。仰岱山房造福桑梓,不仅叶氏子孙可进入学堂学习,邻近的外姓学子也可来学。在举人叶蓉煌所立的十则规条“敬师长”一则中,明确写着“即外人来学,亦宜视同一体,免生畛域”。民国初年,“仰岱山房”更名为“仰岱小学”。叶氏后人还是一如既往地捐资助学。20世纪30年代,六世祖叶德隆捐资白银贰仟元,在仰岱小学兴建了两座教学楼。解放后,“仰岱小学”收归国家所有,更名为“大光小学”。

人们在惊叹建筑的壮观精美之时,更为随处可见、蕴含叶氏文化的石碑、匾联而折服。光绪三十一年(1905),由叶蓉煌刻碑立有《崇林世居规条十则》:“敦孝悌,睦宗族,务正业,重国课,守国法,戒非为,崇节俭,端风俗,敬师长,和乡邻”。正是由于崇林世居的叶氏后人秉承这十条家规,族人才能安居和睦,才俊辈出。与《十则规条》石碑相对应的石碑,是清宣统二年(1910)惠州府判决的一宗官司告示。这是关于大山下叶氏与其他两个村争水的民事纠纷案件。最终通过官府判决,和平解决了纠纷。这两块碑文,在“破四旧”期间被造反派用水泥将碑文封了起来,得以保存。“文革”结束后,叶氏后人把灰泥铲去,虽然碑文的文字清晰可见,但留下了深深的裂痕。

围屋内保留有多处牌匾和对联。“南阳绵世泽;东粤绍家声”“学东平王格言,为善最乐;遵司马公遗训,种德维先”表明不忘先祖遗风,并要发扬光大。“树德务滋”“为善最乐”“敬凛三畏”“燕翼贻谋”“积厚流光”等匾额,表明对后人给予的厚望。还有一副“乾元用九;巽命锡三”的对联,充满了《周易》的神秘感。这些石碑、匾牌对联,已成为崇林世居的灵魂所在。

崇林世居照片12.jpg

2004年8月,崇林世居由惠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惠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崇林世居为研究清朝围屋建制和叶氏家族的繁衍史提供了实物资料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





文化云.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