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非遗》惠阳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周田二圣宫祈福活动
发布时间:Jun 7, 2020 | 作者:
“周田二圣宫祈福活动”是秋长周田村的一种传统民间习俗。二圣宫,位于秋长街道周田村朱屋排,始建于清朝年间(具体时间不详),据周田村叶氏族谱记载:先祖于1662年从兴宁甲水移居惠阳周田村定居时,二圣宫就已经存在。而“周田二圣宫祈福活动”这项习俗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流传的。所谓“二圣”,指的是供奉在周田村二圣宫里的“关帝”(关羽)和“炎帝”(五谷祖神农氏)。“根据村民的说法是:客家人居住地区,几乎逢村必有庙,逢庙必有他们信封的神灵。关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武将,祭拜“关帝”是祈求保一方平安,风调雨顺;而“炎帝”神农氏,根据历史记载他是种“五谷”的始祖,祭拜他则是祈求五谷丰登,没有灾害。 “周田二圣宫祈福活动”是周田村村民在长期农耕生活和稻作习俗中形成的以娱神、娱人为内容,以祭祀、唱山歌活动为载体,含有历史、宗教、民俗、艺术等诸多文化内容的传统习俗活动。每年农厉十月十五,周田村都会举行一次祈福活动,相隔十年举行一次大型的醮会,届时,四方友人,八方香客都会闻讯赶来,包括远渡海外的侨胞,也会赶回来参加。 祈福活动的宗旨是:祈求国泰民安,五谷丰登。现村里还成立了周田二圣宫管理会专门负责统筹和安排每年的祈福活动。首先,由村民们推选出三位村中辈分高且对这项活动有丰富经验的长者,通常为两男一女。一位作为祭祀仪式的主持,另一位则是在祭祀时负责奉“头柱香”的,还有一位是在祭祀仪式上“唱山歌”的(俗称“女信士”)。祭祀仪式由专人择定的吉时进行。祭祀的前期工作准备完毕后,专职委员会的成员就要开始准备祭祀用的祭品,分别有两种:1、食品。主要有:生猪一条、鸡、肉、咸鱼(俗称“三生”)各一、黑木耳、金针菇、腐竹、粉丝、红枣(又称“素菜”)适量、水果(苹果、年桔、柚子)取双数、米饭、汤、红瓜子、橄榄、糖果、饼干等等,所有的祭品都需要放上柏树枝;2、手工制品。多为纸制品,分别有金银元宝、金山银山、龙、马、鸡、轿子、花篮、桥等,参拜的人也可自己准备一些祭品前来来祭拜。 祭祀仪式完毕,就开始下一个祈福仪式“围龙舞会”。所谓“围龙舞会”,就是在二圣宫附近的空地,由8个人分成4组,分别扶着用竹子和纸做成的门,门上贴着预先写好的对联,将其摆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由“女信士”手持一根特制的红色“吉祥棒”,带领人龙顺着“东、南、西、北”的方向,从4个门中穿过,每到一个门前,她都会边唱边挥舞手中的“吉祥棒”,寓意驱邪逐魔、赶走霉运;紧跟其后的是由村中男青年组成的麒麟队,而祈福的人们排成“长蛇阵”紧随“瑞兽”的脚步边唱边跳穿过寓意平安吉祥的门。如此往返3次后,回到起点的东门。最后,舞麒麟的青年将“麒麟”举高,祈福的人们就从“麒麟”的身下穿过,寓意挡灾避凶,迎接好运。 整个祈福仪式的最后一项内容,就是所有前来参加祈福活动的村民和来宾聚首一堂吃“长寿饭”,据村民所述,过去村里各家各户之间,或者人与人之间有什么恩怨误解,就在宴席上大家坐到一起通过沟通协商,相互化解。宴席期间,专职委员会的人员会向每位村民及来宾分发祭品,表示祭拜“二圣”后得到一种赐福,寓意把平安吉祥带回家。